洛杉矶华人资讯网12月27日报道(记者:周慕云)近日美国铸币局宣布,首位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经由“美国女性铸币系列”(American Women Quarters Program),将于2022年登上25美分硬币。黄柳霜是目前入选该计划的唯一一位华裔,同时也是首位被刻上美国硬币的华人女性。

以黄柳霜为头像的25美分硬币
“美国女性铸币系列”是从2022年至2025年发行的一套25美分的硬币系列,以纪念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生效一百周年。该系列硬币的正面为美国国父兼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头像,硬币背面将纪念一名杰出美国女性。被表彰的女性需在选举权、民权、废奴、政府、人文、科学、太空、艺术等领域中对美国作出卓越贡献,并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地域背景。
黄柳霜的电影海报
本次入选该计划的黄柳霜出生于1905年,是好莱坞第一位华裔影星,其职业生涯漫长丰富,跨越了默片、有声片、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广播剧。其代表作包括《海逝》、《唐人街繁华梦》、《上海快车》、《上海女儿》、《重庆英烈》、《爱比刀更利》、《人海浪蝶》、《龙女》等。黄柳霜也是首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星的华人女星,是李小龙、成龙、陆锡麟、刘玉玲以外的五位华人之一。
黄柳霜是星光大道上首位留星的华人女星
从小当成男孩养的叛逆少女 在1855年的第一批“淘金热”时,黄柳霜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就来到加州,从这一年到黄柳霜出生,加州华人从最初的被接纳,到1880年代被排斥,再到19世纪末的极端种族敌视,这种历史环境塑造了黄柳霜的一生。尽管她已是第三代移民,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依然面临社会偏见和不公的歧视性法律。
黄柳霜的父亲育有八个孩子,黄在家中排行第二。她父亲在洛杉矶华埠经营一家洗衣店,拥有十几个员工,生意红火,也给了黄柳霜优渥的童年生活。父亲渴望儿子,母亲便给小柳霜戴男孩帽子,穿男生礼服。黄柳霜后来认为,她在公众面前的自信是拜这一男性化经历所赐。她从小就出落得水灵漂亮,10岁时已是成衣模特,12岁时为百货公司做柜台模特。
少女时代的黄柳霜,出落得亭亭玉立
黄柳霜的父亲重视子女教育,家中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大学毕业,唯有黄柳霜是个例外。她从小痴迷电影,时常从学校翘课去廉价电影院,省下的午餐钱只为买前排的电影票,被父亲发现后狠狠教训了一顿,命令她好好读书。然而她并不死心,14岁那年她瞒着父亲在电影《红灯照》(The Red Lantern)中饰演群众演员,这是她第一次亮相大荧幕。
1921年,16岁的黄柳霜还在中学念书,她毅然决定为理想放弃学业,成为一名演员,遭到父亲反对。17岁时,她登上《电影故事》(Photoplay)杂志,生硬叛逆的眼神,一脸愠色,公然反抗着恪守传统的父亲。十年后,已经成名的她接受采访时说:“我决定放弃学业时,年龄还很小,但正因为我年轻,输得起,我给自己10年的时间来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女演员。”她曾说过:“终生的事业要早点认真用心”,可见小女子的早慧和果敢。
17岁的“蝴蝶夫人”大放异彩 1922年,年仅17岁的黄柳霜在《海逝》(The Toll of the Sea)中饰演女主角,这是好莱坞第一部双色特艺彩色电影,她凭借此片一炮而红。这是一部“蝴蝶夫人”式的爱情文艺悲剧:白人男性来到亚洲,爱上了中国少女,风流缠绵之后少女产下一子。等白人男性回国再返时,旁边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少女悲愤之余,将孩子交给爱人及其妻子,穿上全套凤冠霞被,投海自尽。
《海逝》电影剧照
黄柳霜在片中登场的那袭凤冠霞被,红绿光芒交错,充满异域风情的服饰造型被美国观众津津乐道。这正是美国人眼中的黄皮肤的东方女性形象,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文化。乌黑浓厚的齐刘海波波头,单眼皮丹凤眼,柳叶细眉,高颧骨,配上饱满红唇,这被西方惊为天人的“中国娃娃”经典造型,正是由黄柳霜首创。
《海逝》电影剧照
影片上映后,多家媒体高度赞扬了黄柳霜在影片中的惊艳表现。《纽约时报》评论道:“黄小姐在影片中的表现恰如其分,尺寸拿捏得当,收放自如,没有表演痕迹。我们期待她有更多的精彩作品。”此后,黄柳霜片约不断,在好莱坞获得关注度。
“好莱坞容不下我”,憾失小金人
1920年代,正值好莱坞的种族与性别歧视最严重的时期,电影中对华人女性的形象塑造有严重刻版印象,像妓女、夜总会老板娘、吸食鸦片的女子等。因为是黄种人,黄柳霜无法出演女主角,只能不断游走在异国风情的配角之间,获得短暂的出镜。即便如此,黄柳霜对自己的电影生涯仍然保有乐观态度,1923年她曾说:“电影业的发展势头正好,我已适应演员的生活。偶尔的挫折并非坏事,它可以让我反思自己并更加独立。”
《唐人街繁华梦》电影剧照
1929年,厌倦了只能扮演被扭曲和丑化的华人角色,黄决定离开好莱坞去欧洲。在1933年接受《电影周报》采访时,黄表示“好莱坞只让我演那些角色,我真是烦透了。”谈到自己的东方脸,她说:“好莱坞似乎容不下我,对于那些华人角色,制片人宁可让匈牙利人、墨西哥人,或印第安人来扮演,也不让真正的华人来演。”
《反异族通婚法》是黄柳霜电影事业上的另一重大打击。根据该法,她无法在萤幕上与任何白人男子接吻。1935年,米高梅电影公司为了避免异族演员在银幕上相恋,把本该属于黄柳霜的角色,让给了德裔女星Luise Rainer,后来她凭角色夺得1937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黄柳霜因此大为受挫,之后她没有再专注电影作品,而是把重心移向了电视。
饰演黄柳霜的女星杨雅慧,Netflix剧照
在2020年的Netflix热剧《Hollywood》中,有一集专门刻画了黄柳霜追梦好莱坞的故事。饰演黄柳霜的台裔女星杨雅慧在剧中的台词:“他们只想看他们想看的事”,“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吸食鸦片的华人女子”。这些对白记载了华人在那个年代惨遭边缘化的日子。
遭宋美龄封杀,备受冷遇
1942年,作为蒋介石特使的宋美龄访问美国,她在美国国会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整个美国都被她的魅力征服,前呼后拥的影星们簇拥在蒋夫人左右,唯独没有黄柳霜这位好莱坞唯一华裔女星的身影。在行程中计划的好莱坞盛会,宋美龄代表团却特意托人转告主办方,不希望黄柳霜出现。
黄柳霜为此十分失落。后来得知宋美龄将她拒之门外的理由是:黄柳霜代表的是洗衣店、餐馆老板,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中国还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他们才能代表新中国人形象。黄柳霜在好莱坞电影中表现的被丑化扭曲的华人形象,并不被祖国人民所认可。对此,她无奈回应:“这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亚裔或者白人演员来演。我只有被角色挑选的权利,而没有挑选角色的权利。”
黄柳霜与梅兰芳(右)
一代传奇,终身未婚
黄柳霜一生中经历过几段恋情,都未能修成正果。她的初恋对象是一个年纪大她两倍的白人——电影制片人米奇·尼兰,也是圈内出名的花花公子。两人感情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计划去墨西哥完婚,但最后尼兰还是离开了她,原因是依照加州法律,白人不能与华人女子通婚。这或许是他感情厌倦的借口罢了。
黄柳霜的杂志照,风度翩翩
黄柳霜的明星身份给她的婚嫁大事也带来了阻碍。对于东方人来说,她太西方了;对于西方人来说,她又太东方了。她将自己的尴尬处境描述为“中国男人嫌我是戏子,白人又不能与华人通婚”。美国的华人男子更愿意和传统的中国女子成婚,介意黄柳霜的演员身份;而白人男子碍于法律又无法与华人女子结婚。最后她终身未婚。
1960年,她有机会可在电影中出演主要角色,却因长期酗酒患有严重肝硬化而未果。1961年,这位传奇人物在洛杉矶家中病故,终年56岁。黄柳霜去世后,遵照生前遗愿,墓碑上一字不刻,立无字碑或许是她对自己的一生做出的无言评价。
终身未婚的黄柳霜
黄柳霜的从影生涯,不幸正值美国种族偏见最严重的时代。尽管生不逢时,她依旧凭借一己之力,超越了阶层与时代的局限,成为国际影坛首位东方代表人物;她冲破种族和文化的桎梏,如果没有她立下前例,好莱坞华人女星的路或许难行得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她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时代的沟壑。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参考资料:
任文:《中西方文化语境与东方女性符号的标出性——论早期好莱坞华人影星黄柳霜》,四川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郝吉思: 《黄柳霜: 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王旭等译,香港大学出版社,2013年
黎煜:《当种族遇到性——美国跨种族爱情片中华人女性的身体、种族与政治》,《世界电影》2009年第3期
徐艳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与中国形象》,《当代电影》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