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卡(Zika)病毒小常识
发布于: 2016/01/30  1:19 pm
寨卡病毒是最初在乌干达由黄热病监测网络于1947年鉴定为一种新的蚊子传播的恒河猴病毒。但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被确认可在人类中传播。目前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都已有寨卡病毒病爆发的记录。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黄病毒科病毒。大约有4分之1感染寨卡病毒的人会出现轻度发热,皮疹和结膜炎等类似流感的症状,通常持续2-7天。目前被怀疑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现在尚无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的疫苗,而最好的预防形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据报道,巴西因为受该病毒感染,已出生数千畸形婴儿。

美国一些官方机构目前对国民的通告如下:提请在中南美洲,加勒比国家,非洲西海岸外的佛得角和南太平洋萨摩亚的游人注意。建议在孕期任何阶段的孕妇应考虑推迟前往这些赛卡病毒传播地区。任何到上述地区旅行的游客使用驱虫剂,穿长袖衣裤,并在有空调或纱门窗的地方求宿。

---原创文章,转载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