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险科普篇
发布于: 2014/03/22  6:37 am
life分两大类,term and permanent。Permanent又分三大类,whole life(储蓄类),universal life and variable life(投资类)。
涉及owner(持保人),insured(被保人)和beneficiary三者。owner可以是insured(自己替自己保),也可以是beneficiary(自己替别人保)。举例,前者丈夫自己给自己买,受益人是妻子,后者妻子替丈夫买,受益人是妻子。
保单里分premium(保费),accumulated/cash value(现金帐户)和death benefit(保额)。保费就是你的成本,每年该交的钱,现金帐户就是你不要保单可以拿回的钱,保额就是人挂后可以拿到的钱。
Term
好处: 便宜,简单
坏处: 除ROP外完全没有现金账户值/不够灵活
Term 分三类, annual renewable, level and return of premium.
Level最简单从签订日开始保费固定,年限固定。交一年有效一年,这一年没事,第二年就一切重新开始了。什么时候停交了,保险就自动失效。
Annual renewable,现在很少有公司提供了,10几年前很普遍。就是签订日起,每个 anniversary date有个新的rate. 好处是年轻时候很便宜,但后来保费会费飞涨,基本可以忽略这个险种。应该没agent会提了。
最后一种return of premium,就是保险过期的时候如果没发生事情就会把全部保费退回客户。三四家公司有,保费较高,接近whole life.而且必须持到期才能拿回全部,中间人cancel会按比例退回一部分。
Universal life
好处: 灵活/相对便宜
坏处:没什么cash value/ 中途cancel会赔进去保费
这个也是比较简单的life insurance,UL 最大的好处是flexible, 保费flexible, 年限flexible,几乎所有公司都有提供。 现在的UL 一般叫guaranteed or protected.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终身的term. 比term贵一点,但比whole life便宜不少。 之所以说是终身的term, 是因为它可以选择保到125以内的任何年龄。但又跟term一样,最后是没有什么cash value的,签订之日起就要想好这就是留给配偶或者小孩的。它跟买房子一样,可以选择一次付清保一辈子,也可以选择终身付,或者是任何你愿意的年限,还可以改变主意提前付清。
大部分人会说把whole life作为有钱人做遗产规划的一部分。其实personally 我觉得这个杠杆作用更大。而且有钱人也有用不着cash value 来做emergency fund,只要能避税就行。
universal life还有一种joint的。通常保险被保人只有一个,以被保人的死亡作为赔付的依据。而joint则是夫妻共为被保人,以第二人的死亡作为赔付的依据。这种就是完全的财产转移的一个方式。终身的,极其便宜,只有少数公司提供。坏处是第一方死亡的时候配偶是拿不到钱的,所以摆明就是留给后代的。
投资类保险,variable life.
好处: 有潜在的投资收益
坏处: 风险客户自担
这类保险 90年代的时候曾经占了非常大的市场,一直到07年金融危机后,才开始出现许多问题。
这类保险实际是一个annual renewable term 加一个投资帐户。前面提过年轻的时候ant的保费极低,90%以上的保费都会进入投资类帐户。随着年龄增加,保费部分增加,投资部分减少。最后实际保费会高于你每年所交的保费。这个时候就会从投资帐户取钱来cover 不足的保费。年景好的时候,投资帐户里有大量的钱,并且每年新增的利润也足够延续保险,还能得到增长。但是年景不好的时候,保费继续从投资帐户取钱填补,如果投资帐户自己也是亏损的,那么很快这个保单就出现问题。选择是一多交钱填补费用,二提早失效,能保多少年保多少年。选择投资类的必须非常慎重。
传统的投资类保险,投资账户是mutual fund, 通常头20年会带有guarantee条款,就是不管投资表现多差,保险公司都保证保单有效。过20年后保额则根据市场表现变化,即便你每年照样付钱,最后还是有可能全部失效。
近几年因为市场所带来的投资类保险的问题,所以出现了两种新的产品。一种是添加了一个附属条款,就是市场不好的时候保险公司会保证一个最低保额,相当于变成了上一楼说的UL,但是它因为多了也点投资收益的可能,所以自然的保费会比纯粹的UL贵一些。
还有一种叫indexed Ul, 它实际不属于投资类保险,应在出现在上一楼层。但它经常以投资类保险的名义出现,而实际推销它的agent是不需要通过Finra的考试的。这是一种类似固定收益的保险,它名义上投资股指,设定最低和最高的cap,但是实际客户拿到的return跟指数是没啥关系的。这个有人碰到了可以提问,大家记得投资类的都谨慎就行。
储蓄类保险 whole life
好处: 灵活/有现金值
坏处: 贵
顾名思义,whole life类似于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Commitment. 比银行好一点的是存入第一笔钱之日起就多了一个death benefit.
WL比别的保险之所以贵,除了它有现金值账户外,还多了一个guarantee. 投资类保险也有现金值账户,但那个账户的钱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有可能是会被depleted的,而WL是保证增长的,因为它的风险是保险公司担的,所以自然就贵。
WL的保费通常是独立的投资于Treasury bond或者一些比较Safe 的investment 上面,然后保险公司会根据投资表现,决定分红/利息/其他各种叫法的分配。这些分红/利息会随同保费慢慢一起转入WL自身的现金值账户里面,继续接受分红/利息,同时按一定比例购买额外的death benefit。所以你会看到在有额外红利/利息分配的情况下, WL的现金值账户和保额会随之慢慢增加。当这个账户产生的分红/利息足够支付保费的时候,客户就可以要求停止out of pocket的保费支付,而利用现金账户里的钱来交付保费,维持保单继续有效,这个期限是不固定的。 所以说停交保费,实际就是省去了out of pocket的支付,其实还是在交的。你也可以要求继续交,保额会继续按一定比例增长。最差的情况,就是一点额外的红利/利息都没有,这种情况就是终身支付保费,保额维持开始的最低状态,现金账户值会继续增加,一直到和保额持平为止。
单纯的WL下面有几个比较有用的附属条款,一储蓄账户,二意外死亡保险。储蓄账户是跟着保费走的,限额通常是保费的2-3倍。可以随时取走,不影响保险本可以作为退休金或者教育基金使用。意外死亡保险就不累赘了,在WL下的这个条款非常便宜。
另外一种WL是blend with term. 就是说一份保险里面既有term比例,又有wl的比例。好处是WL在一定额度以上,term 部分会有比较大的折扣,同时term部分的death benefit会慢慢转入WL。坏处是我自己觉得这个一旦blend 以后就会比较复杂,如果提前drop term部分,则不一定可以保证term部分的death benefit会全部转入WL。 这部分太过于复杂,我一般就建议,如果真是TERM和WL都想要,就两者分开两份保险
如何选择
1. 选择哪种保险
这个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存在即合理。即便投资类的保险近几年被人骂,但当初市场好的时候很多人也尝到了甜头。简单说来,一看自己的affordablity,二看年龄,三看心理承受能力。没钱的,选择term,有钱的走permanent. permanent里,年纪大的,走UL, 年纪轻的可以考虑WL。 承受能力大,aggressive 的走投资,保守的走WL/Term 。
2. 选择多大面额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建议是工资×(65-现在的年龄),基本就是你人生的价值了。不过我以前一般是建议房贷+学费+必要的生活费。 充裕一点总是没错的
3. 选择哪家保险公司
term实际上各家保险公司的rate都差不多的,我一般就是建议在几家大的保险公司里选择一家。看一下AM best, 走前几名的公司总是不会错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