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电)财经作家路易士(Michael Lewis)日前出版新书《闪电小子》(Flash Boys,暂译),揭露华尔街如何透过高频交易操纵市场的黑幕,引发广大回响,也令司法机关开始关切这类交易行为的正当性。
  《闪电小子》4月在美国出版后,头一周就卖出13万本,超越了路易士至今最畅销着作《大卖空》(The Big Short)首周销售6万本的纪录。
  路易士说:「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故事非常令人沮丧。书中揭露社会上最聪明、最富有的菁英份子,居然觉得这(高频交易)是可接受的行为。这是掠夺性的行为。」
  故事始於在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工作的胜山(Brad Katsuyama)发觉,每当他执行交易时,股价总是变动得比他订单完成的速度还快。
  经过长时间锲而不舍的调查,才发现原因是券商与高频交易商利用订单透过网路传输到交易所的时间差,插队买进股票、再将股票以较高价格卖回给下订单的投资人,导致成交价高於投资人原本属意的价格。
  路易士在书中写道:「有人利用股市订单以不同速度传达到不同交易所的事实,进行抢先交易(front-run)。」
  这是自动交易系统的副作用,连银行家都很难全然明白,遑论普通人,胜山同事的比喻简单明白,「我一点力也使不上,只能告诉客户『你不知道你被人恶搞了吗?』」
  但书中不曾指明谁是恶棍。路易士说:「我从一开始就非常有意识地不要这麽做。理由是:所有人都牵连其中。」
  他最初认为这将引起一场议论风暴,「然后我又觉得这太复杂了…我甚至不确定我妈会有兴趣买一本来看。但引发的讨论确实很多。」
  53岁的路易士看来仪表堂堂,谈吐间流露着对金融专业的熟稔,与参与「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似乎联想不起来,但他对华尔街而言却更加危险。
  他出身伦敦政经学院,在前英国央行总裁金恩指导下拿到经济学硕士,20岁出头进入所罗门兄弟银行(Salomon Brothers)担任伦敦办公室债券销售员,体验了80年代末的投资热潮,并在27岁改行当作家。
  他第一本着作《老千骗局》(Liar's Poker)叙述他在银行界的所见所闻,融合系统分析与让人感同身受的写作方式,揭露与大部分作家絶缘的金融世界。
  《魔球》(Moneyball)则是写用统计学颠覆棒球传统的故事,2011年改编成由布莱德彼特主演的电影;《攻其不备》(The Blind Side)最初销量不佳(或许归咎於书中长篇大论的美式足球分析),但搬上大萤幕后迅速窜红,让珊卓布拉克抱回一座小金人。
  哥伦比亚影业已买下《闪电小子》的版权,预定由《魔球》制片人鲁丁(Scott Rudin)操刀拍摄。
  路易士说,他希望现今全世界优异人才─像是法国量子物理学家、俄罗斯航太工程师、中国电脑程式专家─纷纷抢着挤进金融圈的现象,只是短暂的异常而非常态,「因为这些聪明人太危险。他们会找寻用系统赌博的方式。」